织梦CMS -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!

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治疗失眠专业医院

当前位置: www.sjk999.com > 新闻中心 >

从治疗失眠到心理咨询师工作的新方向

时间:2023-08-19 18:20来源:undefined 作者:147小编 点击:
做为心理咨询师,我们可能受自己的能力所限,帮不上他人,但是一定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给别人带来新的痛苦。
失眠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体验。是指一个人认为本该到了该睡觉的时候,却无法入睡,很清醒。失眠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,来源于个体对失眠带来的后果的负面预期。比如,他可能认为,如果没有睡好,第二天会降低工作效率,会很疲惫,会起不来床等等。当个体有了这些忧虑后,为了减轻焦虑感,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入睡,可是越是想睡越是睡不着,于是在这种自我斗争中不断消耗。

心理咨询中,咨询师为了帮助来访者改善睡眠,可能提出一些建议。比如,“睡觉的时候啥也不要想”、可以“数羊”、睡前喝牛奶、用热水泡脚等等,可以说物理方法、心理调节统统用了一遍。但是,恰恰是这些指导性建议不仅没有减轻来访者的失眠,相反可能带来了一些新问题。比如,失眠者不断提醒自己“啥也不要想”,结果呢,越是让自己不要想,大脑却不断冒出各种念头,收也收不住。失眠没解决,反而更睡不着了。再比如,失眠者通过“数羊”让自己入睡,时间久了,不仅没有解决失眠的问题,又多出来个强迫计数这样一个新症状,于是雪上加霜。为什么会这样子呢?心理治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我认为问题源于咨询师局限于来访者的症状。总是以消除症状为治疗的目的,咨询效果常常不尽人意。因为来访者的问题症状由来已久,他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个模式,突然你让他换个模式,就会出现阻抗,即使当时的时候,来访者深有感悟,主观上也认同并且决心改变,但是没有成为他认识的一部分的内容是没办法执行的。这个时候采取的一切措施,都会是为了维持症状。既然如此,咨询师该从何入手呢?那就是要顺势而为。有效的利用症状这一资源,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还是用失眠这一例子。失眠者之所以在使用了一些方法后不仅没有缓解失眠症状,还有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症状,是因为他把睡不着这种状态定义为了是有害的,是极力想消除的一件事情。睡不着这种状态有着多种原因,本身并没有好与坏之分,但是一旦人们把它与坏的预期相结合,于是失眠就变成了一种坏的症状。介于此,咨询师可以这样指导来访者:既然睡不着这一情况已经发生,那就坦然的接受它,反正也睡不着,不如用这段时间做点你认为感兴趣的事情。即使明天会很疲惫、工作可能会受影响,但是你也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解决。但是在睡不着的这段时间里,你却做了一些事情,这些事情对你的影响同样有意义,而且一定是正向的意义。你把失眠与坏的影响相连接,你就会产生焦虑,从而维持症状,相反,你把失眠与好的影响相连接,你会有所获,产生的是积极的感受。把症状视为一种有害的东西,一心想把它消除掉,不仅徒劳而且可能恶化,而把症状视为理所当然的一部分,接受它,并且利用它的积极一面,即使不去处理症状,结果往往是好的。实际上,从多个案例结果来看,当你接受症状的时候,它的负面作用确实是在不断减轻。

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例子。一个孩子,你把他当成坏孩子,你就会用差的方式对待他,当这个孩子感受到你的对待方式后,会自我认同,于是会变得更差。相反,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好孩子,你就会用好的态度去对待他,当孩子接受到你的信息后,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,是值得被爱的,于是他自己也不断的变好。记得在《新封神榜》里的这样一个场景,姬昌发现了雷震子,当时杨戬想杀了他,因为一看就是个妖,姬昌却说,即使他是个妖,还要看他的教养环境。于是把雷震子送去了昆仑山,也正是他的这个认知和举动,不仅成就了一名西周大将,更是在关键时候救了姬昌的命。做为心理咨询师,我们可能受自己的能力所限,帮不上他人,但是一定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给别人带来新的痛苦。我们要转变认知,当专注于症状的工作方法没有效果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应该另辟蹊径,接受它并且找到所谓的症状的积极、正性意义,治疗定会有所不同。 (责任编辑:admin)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